其他
古代封王的命名逻辑:为什么明以前是秦王、赵王,而清朝却是恭亲王、礼亲王?
在中国古代,爵位反映着一个人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,而封“王”则是秦始皇建立帝制后,皇帝册封别人的最高爵位,是一种无上的荣耀。
明朝以前的封王都以国家的名号命名,如秦王、魏王等,唐太宗李世民曾被封为秦王,他的三弟李玄霸被封为卫王(追封),四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,五弟李智云被封为楚王。
然而,清朝封王却以吉祥的文字命名,如恭亲王、礼亲王、睿亲王等,这是为什么呢?
清朝以前封王的取名习惯
夏商周都是以部落作为朝代名,那么次一等政权组织诸侯国就以领地名作为国名,如晋、秦、齐、楚、赵、魏、韩等,诸侯国的封王们也就顺其自然,以国名为名,如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、宋襄公等等,此后,中国历代封王中,都以“晋、秦、齐、楚”四个封号最为尊贵。
秦统一后,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。地方政权都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僚来管理,再也不需要建立什么诸侯国,自然也就不存在封王的命名问题。但是,秦始皇操之过急,跳过了制度变迁进程中的“试验”环节,忽略了分封制的路径依赖性需要一定的缓冲周期,未把握好新旧制度转型或过渡的基本规律,成为导致整个帝国轰然倒塌的原因之一。
在秦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汉帝国,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,没有一味地全国强制推行郡县制,而是采取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,这被历史学家吕思勉称为:“秦汉间出现了封建政体的反动”。封王们的命名还是按照周朝的传统,以地理范围来命名,例如七个异姓王,分别是楚王韩信、梁王彭越、淮南王黥布、燕王臧荼,赵王张敖、韩王信、长沙王吴芮,同姓王中,刘邦的长子刘肥被封在齐地,刘肥的封号便是“齐王”。刘恒在成为汉文帝之前,被封在代地,他的称号便是“代王”,这一切跟春秋时代没什么两样。
西汉初期,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,确实符合一个新生政权融合多股势力,以图安邦定国的需要。但是,分封制所代表的贵族政治,随着血缘关系的淡化,贵族们迟早会为了争夺最高权力向君王发出挑战。果然,汉朝的王国势力膨胀发展,文景时期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,最终出现七国之乱。
此后的中国历代王朝,虽然都认识到以官僚政治为核心的郡县制更利于稳定,但是分封制一直试图卷土重来。西晋时期,分封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,导致八王之乱,西晋随之瓦解。明朝时期,朱元璋分封他的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,结果导致燕王朱棣发动叛乱,夺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。
尽管如此,中央政府逐步集权的倾向是大势所趋,历代帝王接受汉初的教训,想方设法限制诸侯王的特权和封疆,以避免国家的分裂和政局的混乱。例如唐朝时期,封王只有封爵,但是却没有实际封地,自然也就没有封地的实际权限,只能拿到相应的封地税收。唐高宗李治在当皇帝前封号是晋王,但他压根没有在山西待过。不过,这些封王们的命名还是取自地理概念。
由于封王们没有实际领地,有的爵位命名干脆就撇开地理概念,取一些吉祥如意的名字,像唐宣宗,他在继位前就是光王;唐玄宗的儿子、杨贵妃的前夫李瑁就是寿王。
宋朝基本沿袭唐朝的制度,封王的名号也都是吉祥如意的话,像宋徽宗赵佶继位前的封号是端王,宋高宗赵构继位前的封号是康王。
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觉得还是封邦建国这套东西好,把自己的儿子全部授爵封出去。既然封王有实际领地,那么爵位名自然又取自地理概念了,比如燕王朱棣。明成祖朱棣后,明代开始极力削藩,很多封王只有名号、没有实权。既然如此,就取个吉祥如意的名字吧,像明思宗崇祯在继位前就是信王。
总体来看,清朝建立前的历代王朝,已经有给封王取吉祥名字的习惯了,但并不是所有的封王都如此,还有很多封王的名字取自地理概念,尤其是晋王,简直是个香饽饽,封王们都想被称为晋王,据记载,排除世袭王不算外,历史上共出现过29位晋王,其中有12位晋王都成功称帝。
明成祖朱棣像轴。来源/故宫博物院
有人认为,很多爵名看似是吉祥如意的名字,其实还是按照地理概念来取名的,或者是两者杂糅。例如明神宗的儿子,福王、惠王、瑞王,可以说是按福气、惠和、祥瑞的名词封的,也可以说是按福州、惠州、瑞州的地名封的。但按照传统,爵位若取自地理概念,基本都是较大一级行政单位的名字,怎么会取一个小地方的地名作为爵位名?这既不大气,也不霸气,应该不会是封王们所乐意的取名来源。封王们梦寐以求的,都是晋王、秦王这样的名号。
清朝封王取名为何特别
一方面是满人自身的习俗,他们习惯在君主前面加上美称作为前缀,例如努尔哈赤曾自封为“淑勒贝勒”(后金爵位中地位最高的是贝勒),意思是“智慧的王”,这与汉人政权建立者完全相反,像朱元璋在称帝前就自封为吴王,吴是地理概念,而不是美称。
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,被称为“广略贝勒”,汉文意思就是“足智多谋的王”。
册封的六个亲王都是努尔哈赤的嫡出,又同时是八旗领旗的旗主,例如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,封为正红旗旗主,被册封为和硕礼亲王;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嫡十四子,封为镶白旗旗主,被册封为和硕睿亲王;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的嫡六子,封为镶蓝旗旗主,被封为和硕郑亲王。
同时,满人封王爵名不取自地理概念,也有现实的因素。他们那时还在关外,没有什么秦地、晋地、魏地给他们去占据,他们总不能给亲王起爵名叫什么韭菜坨子王、赵家窝堡王、红家套子王、葡萄沟村王、炮筒沟王之类的。
清军入关、定鼎中原后,封王的取名依然延续满人民族传统,取吉祥如意的词汇。例如入关后册封的两个亲王,承泽亲王硕塞(后袭者改号庄亲王)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,承泽意为有造化的人,顺承意为和顺的人,总之都是美好的词汇。
清朝此时还册封了四个汉人亲王,即平西王吴三桂、平南王尚可喜、靖南王耿精忠、定南王孔有德。这四人的爵名没有取自吉祥如意的词汇,而是沿用了明朝对他们的封号。例如平西王吴三桂,当初被崇祯皇帝封为平西伯。他要平的这个“西”,就是李自成,因为李自成起义军自西而来。吴三桂投靠清朝后,清快速扫平天下。为了嘉奖这位降将,清朝对其大加封赏,从伯爵一直升到亲王。不过其前缀一直都是“平西”二字,始终没有改变。
本来,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是绝不容许亲王占据实际封地的。他所创立的八旗制度,把女真人用军事组织的形式编制起来,在女真贵族的控制下从事生产和战争。
清入关后,给四个汉人亲王实际封地,最后他们在地方上称王称霸,发动三藩之乱。三藩之乱给了清政府一个教训,那就是绝对不能让亲王拥有实际的封地,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,不管是有功于朝廷还是徒有嫡出的身份,一旦亲王拥有实际的封地,他们会辖制、影响当地地方官员,并可掌控自己的军队、掌握地方税赋等,成为帝国隐患。
这些皇亲国戚没有实际封地,自然也就继续延续清军入关前爵位取名的传统,都用吉祥如意的词汇。这种政策果然效果很好,清朝始终没出现自己人反自己人的现象。
一个小小的王爵取名来源的背后,是历代王朝巩固自身统治的政治算计,值得我们认真品味。然而,无论他们如何算计,在历史大势面前,他们都不免走向衰亡。 参考资料:1、杜家骥《清代 “铁帽子王”的册封原因及相关问题》2、吕思勉《中国制度史》3、钱穆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
国历好物
国历好物